模具鋼在冷卻時發生哪些類型的組織轉變?
模具鋼熱處理的實質是通過對加熱和冷卻兩個基本過程的控制,促使模具鋼內部發生某種組織轉變,從鋼的C曲線可知,模具鋼被加熱到共析溫度以上則形成了奧氏體組織,冷卻到低于臨界點Arl以下,則奧氏體向處于能量狀態的珠光體、貝氏體轉變,如冷卻速度加快則將發生馬氏體的轉變。
⒈珠光體型轉變
發生珠光體的轉變的溫度范圍大約在A1~550℃,在該溫度范圍內得到的組織為鐵素體和滲碳體的混合組織(機械混合物),簡稱為珠光體。根據其轉變的溫度高低,其形成的珠光體的片層有一定的差異,在接近臨界溫度750℃轉變,形成的珠光體片層比較粗大,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到間距,成為層狀珠光體。在665℃奧氏體分解所產生的層狀珠光體,只有在更高倍的顯微鏡下才能看清,www.syfukang.com該類細珠光體稱為索氏體。而在C曲線的鼻子尖附近(580℃左右),形成的珠光體片層更細,即使在更高倍的顯微鏡下也難以分辨其層狀結構,在電子顯微鏡下才能分辨,該類珠光體為屈氏體。因此,根據珠光體轉變溫度的高低,通常分為層狀珠光體、索氏體和屈氏體三類,它們唯一的不同是片層的厚薄的差異,故其力學性能是不一致的。⒉貝氏體型轉變
貝氏體的轉變溫度范圍是C曲線的鼻子尖以下550℃~M。點,該區間的產物為貝氏體,其形態主要取決于轉變的溫度,而溫度界限與鋼材的含碳量有關,對于含碳量在0.7%以上的鋼,在高于350℃以上形成羽毛狀的上貝氏體組織,低于350℃則形成了針葉狀的下貝氏體組織。在鋼的等溫淬火時,獲得的為下貝氏體組織,此時具有較高的硬度和強度,同時具有良好的韌性,多為低合金刃具鋼的常見淬火手段。⒊馬氏體型轉變
馬氏體的轉變是將奧氏體自A1相變線以上的溫度,迅速冷卻到M。點溫度,發生組織轉變而獲得的一類組織,該類轉變為非擴散型,其原因為在低溫下鐵原子與碳原子均不能發生擴散移動的,轉變只能通過另一種方式,即沿一定的晶面通過切變(原子間的相對移動)的過程來實現的,無成分的變化。馬氏體的形態與其含碳量有關,有板條狀和針葉狀兩類。
馬氏體的轉變是從M。點開始進行的,當冷卻到該溫度時,第一批馬氏體針葉在奧氏體中形成,再繼續冷卻則又形成新的馬氏體,直到馬氏體轉變終了M。溫度,轉變才能結束,但此時的轉變并未全部完成,因此,鋼的淬火組織一般為馬氏體+殘余奧氏體的兩相混合物組織。更多信息
請直接與我公司服務人員聯絡(熱線電話:400-699-1286),以獲得更多的有關模具鋼材的選擇、應用、熱處理及庫存等相關資料。- 【點擊次數:】 【加入時間:2010-10-04 16:18:48】 【關閉本頁】
知識普及
相關產品
模具鋼材專業供應商
聯系人:康先生
手機:18925597988
電話:86 0769-82621066
傳真:86 0769-82621099
郵箱:sales@hongchao-dg.cn
網址:www.syfukang.com
誠信通ID:xinhongmouldsteel
QQ:
地址:廣東省東莞市塘廈鎮林村管理區